地址:武漢市長江日報路77號投資大廈
郵箱:mail@whfhg.com
國家統計局5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3年1至4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0328.8億元,同比下降20.6%。4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8.2%,降幅較3月份收窄1.0個百分點,連續兩個月收窄。
總體來看,4月份工業生產繼續恢復,企業營收增長加快,利潤降幅繼續收窄。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表示,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,工業生產繼續恢復,產銷銜接水平提升,企業營收增長加快,利潤降幅繼續收窄。4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.7%,增速較3月份加快3.1個百分點。在當月營收改善帶動下,工業企業累計營收由降轉增。1至4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.5%,而一季度這一數據為下降0.5%。
針對工業企業利潤表現,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《金融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4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繼續收縮,反映目前工業部門盈利偏弱,主要是目前國內需求處于復蘇階段,需求仍存在不足,部分工業制造業企業仍處在降價去庫存階段。但同時,4月份工業部門營收連續第二個月擴張,利潤同比降幅收窄,顯示市場需求呈現逐步回暖跡象。
“總的來說,數據顯示,工業企業尤其是私營和股份制企業仍繼續受到基數效應、經濟復蘇短期壓力以及PPI下行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。”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,當前社會有效需求的“弱復蘇”正讓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持續承壓,對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反彈的速度和節奏應抱更大耐心。
分行業來看,4月份,多數行業盈利改善。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,有23個行業利潤增速較3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、由降轉增,占56.1%。少數行業如化工、煤炭采選行業等下拉工業利潤增速明顯。
從結構來看,受市場需求回暖、汽車等裝備制造業利潤改善等帶動,外資、私營企業的盈利改善明顯。其中,裝備制造業利潤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為34.3%,較3月份提高1.5個百分點,帶動工業利潤行業結構改善。
具體來看,裝備制造業利潤明顯恢復。4月份,受新動能產業發展較好、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作用,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9.8%,實現由降轉增,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6.4個百分點,是拉動作用最大的行業板塊。其中,汽車行業因同期基數較低,利潤大幅增長20.4倍,增速較3月份顯著加快;電氣機械行業受光伏設備等產品帶動,利潤增長37.5%,增速加快26.2個百分點;通用設備行業受產業鏈恢復帶動,利潤增長63.7%,增速明顯加快。
電氣水行業利潤持續快速增長。4月份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同比增長36.5%,增速較3月份加快8.9個百分點。其中,隨著經濟運行向好,用電需求增加,電力生產持續加快,帶動電力行業利潤增長45.3%;燃氣生產和供應業、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分別增長7.3%、17.4%。
此外,分企業類型來看,隨著穩外資穩外貿政策措施發力顯效,外資企業效益明顯改善。4月份,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.3%,由3月份的下降轉為正增長,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。私營企業利潤降幅明顯收窄,較3月份收窄7.3個百分點。
“工業經營效益指標同樣反映目前我國經濟處于修復性復蘇階段,需求不足仍是主要制約;國內經濟恢復、微觀主體紓困仍需要適宜政策環境支持。”周茂華表示,目前工業部門除了關注工業需求方面問題,還應關注生產經營成本與現金流方面問題。部分企業產成品周轉天數、應收賬款增速、產成品庫存增速等仍較高。
“總體來看,工業企業效益延續恢復態勢,但也要看到,國際環境嚴峻復雜,需求不足制約明顯,工業企業盈利持續恢復面臨較多困難。”孫曉表示,下一階段,要著力恢復和擴大需求,進一步提高產銷銜接水平,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,把發揮政策效力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結合起來,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。
談及下一階段工業企業效益走勢,周茂華表示,盡管目前工業部門面臨需求疲弱問題,部分中下游制造業繼續面臨成本方面壓力,但工業制造業整體處于去庫存尾端,市場需求穩步復蘇,加之政策支持及工業制造業自我調整、轉型等,應對后續工業部門利潤改善保持樂觀預期。
龐溟認為,全年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速同比能否轉正,除了更多的政策支持,還與經濟形勢復蘇節奏息息相關。他表示,由于基數效應給PPI帶來的拖累將在三季度后消減,疊加各項政策落地生效和內生動力鞏固走強,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在四季度轉正概率較大。“最重要的推動因素還是經濟運行持續好轉、內生動力持續增強、社會預期持續改善。”他表示。
(來源:金融時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