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:武漢市長江日報路77號投資大廈
今年7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聯合發布《關于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》指出,國有金融資本對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,國有金融機構是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力量。武漢金融控股集團(下稱“金控集團”)作為武漢本土國有金融企業,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,逐步構建起全牌照金融業態,成為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金融助推器。
打造“紅色金控”集團 構建特色金融國企治理體系
武漢金控集團把打造“紅色金控”作為黨建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價值追求,把“紅色引領”貫穿改革發展全過程,形成“紅色領航先鋒、紅色在線網絡、紅色金融隊伍”等“八個紅色因子”,積極構建極具特色的現代金融國企治理體系,為實現一流綜合金融服務商的戰略愿景提供不竭精神動力。
把黨的領導有機融入公司治理結構中,加強黨的領導有了新突破。通過把黨建要求寫入章程、修改黨委議事規則、制定“三重一大”實施細則和黨委參與重大事項決策35項清單等完善制度,把黨委決策作為董事會、經營層重大事項決策的前置條件,確保集團黨委在政治上舉旗定向、在思想上凝心聚力、在戰略上總攬全局、在組織上保駕護航、在行動上狠抓落實,切實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。
積極推行“黨建+”模式,黨建與金融融合實現新突破。武漢金控集團制定了《關于推行“黨建+”工作模式的實施方案》,確立了8個“黨建+”具體項目,推動黨建工作與經營工作深度融合,引領黨員和黨組織爭創一流、拼搏趕超,著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,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,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,讓黨建成為該集團核心競爭力之一。
推進黨建工作向基層延伸,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實現新突破。該集團黨委加強了黨組織標準化建設,推進黨組織標準化建設,推進組織建設標準化、組織生活標準化、黨員教育標準化、工作保障標準化、痕跡管理標準化,切實打牢基層黨建工作的“底盤”。施行了黨建工作清單化、項目化管理,制定基層黨建《重點落實項目》和《重點創新項目》,部署了24項年度黨建工作清單。加強了黨建述職考評力度,把黨建工作納入績效管理,形成述職述黨建、評議評黨建、考核考黨建、任用干部看黨建的制度化、常態化機制。
推進黨建工作“五化”管理,黨建工作吸引力有了新突破。該集團黨委積極推動黨建“在線化、便利化、年輕化、情景化、信息化”管理,在微信公眾號中開通了在線答題、在線學習、在線直播欄目。該集團近期舉辦的紀念建黨97周年暨表彰大會,就進行了現場直播,二級公司和異地機構設置了分會場,出差在外的黨員通過手機實時觀看,集團系統共2200多人次同步在線觀看,實現了黨課全覆蓋。利用微信平臺開展了指尖上的黨建知識競賽,有效滿足互聯網時代黨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。
煉成金融航母編隊 建立全牌照現代綜合金融服務
在我國金融開放不斷深化的大勢中,要增強單個金融機構的競爭力,形成“航母”出海,就需要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培育金融控股集團這種優質金融業態。2015年,武漢金控集團作為主發起人設立的中部最大金融租賃公司——湖北金融租賃公司開業運營,武漢金融國資有了金融租賃牌照。2016年,該集團成功摘得國通信托公司57.51%股權,持股比例增值67.51%,輾轉7年,武漢重掌信托牌照。2017年,該集團通過并購取得財產保險、信托、期貨、公募基金等5個新的金融牌照。2018年,該集團全牌照金融格局再下一城,取得壽險牌照,并加快綜合券商、長江人壽、基金銷售等金融牌照的獲取。
截至目前,武漢金控集團已擁有銀行、金融租賃、信托、財險、公募基金、期貨、擔保、產業基金、票據經紀、金融資產交易所、互聯網金融、金融外包服務、小貸和典當等金融、類金融業態,成為中部地區金融牌照最齊全的國有金融企業,可對外提供全牌照、多功能、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,該集團金融資產占比達78.2%,金融、類金融機構利潤占比達到85%以上,“全牌照”格局初步形成。裝備齊全、設施先進、戰斗力強的中部金融航母編隊,正乘風破浪行駛在波瀾壯闊的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大浪潮中,全力提供大武漢復興所需的綜合金融支持。
在目前金融強監管、去通道、去杠桿的政策背景下,該集團金融航母編隊呈現逆勢而上、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。截至9月底,湖北金融租賃公司資產總額達到224.5億元,累計新增投放114.9億元,實現營業收入12.8億元、利潤總額3.7億元。國通信托公司存續項目規模2589.9億元,實現營業收入7.6億元,撥備前利潤總額5.8億元。武漢信用公司實現融資擔保規模335.9億元,實現營業收入16.4億元、利潤總額6.4億元。長江金融公司累計完成票據服務規模467億元,武漢金融資產交易所累計完成交易量1400億元。其他金融、類金融機構也呈現較好發展態勢。
五年再造3個武漢經發投 引領金融國資跨越式發展
2012年以來,武漢金控集團經營發展進入快車道,各項經營指標大幅增長,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市屬出資企業前三甲,連續5年被市國資委考核為A級企業。2012年—2017年,該集團資產總額從175億元增長至962.3億元,5年增長了4.5倍;凈資產由61.8億元增長至311.9億元,5年增長了4.0倍;營業收入從22億元增長至430.7億元,5年增長了18.6倍;利潤總額從6.5億元增長至18.3億元,5年增長了1.8倍。
特別是2017年8月,武漢金控集團新的黨委班子調整到位后,團結協作、求真務實、開拓創新,迅速進入拼搏趕超狀態,決策效率和工作效率不斷提高,領導班子凝聚力、戰斗力和創造力顯著增強,該集團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、防控金融風險、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,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,抓黨建、推改革、強基礎、改作風、優考核、防風險、求創新,集團黨建水平、發展態勢、改革力度、基礎管理、治理結構、管控能力、品牌效應等方面都取得積極可喜的成績。
2018年,集團繼續實現穩健較快發展。截至9月末,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87.7億元,同比增長3.7%;利潤總額15.6億元,同比增長22.7%;資產總額1068.9億元,同比增長11.1%;凈資產335.8億元,同比增長7.7%;凈資產收益率4.45%,比上年同期增加1.42個百分比,增幅46.9%,各項經營業績均創歷史新高,構建起多元發展的經營格局、多極支撐的利潤格局、全面合規的風險格局、良性互動的協同格局、產融結合的創新格局。
品牌價值快速提升 成武漢金融業一張亮麗名片
2017、2018年集團均成功入圍中國企業500強,目前位列363位,成為全市上榜的6家企業之一。穩居省市百強第一方陣,位列湖北企業百強13位、武漢企業百強11位,長期主體信用等級達AAA。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設立的16家金融控股集團中,集團的資本金規模排在14位,但金融牌照齊全度排名第1,營業收入排名第2,凈資產排名第2,資產規模排名第4,利潤總額排名第5,凈資產收益率排名第5。集團品牌價值快速提升得益于集團黨委革故鼎新,釋放了集團拼搏趕超的強大動力。
確立了集團總部新定位。明確該集團本部“五個中心”的職能定位,即由日常經營管理中心向“戰略決策中心、資源配置中心、資產整合中心、協同創新中心和風險管控中心”轉變,管理半徑合理擴大、管理效能有效提高,各項經營管理工作更加規范高效。
開創干事創業新作風。該集團大力開展作風建設,梳理了集團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“十大問題”,積極加以整改;對二級公司黨的建設、作風建設等進行了全面巡察;弘揚“以奮斗者為本”的核心價值觀,讓員工有動力、有壓力、有潛力,讓奮斗成為一種自覺、一種習慣。
推動建立薪酬新機制。該集團根據國務院《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》,堅持目標考核與職位掛鉤、薪酬分配與業績貢獻掛鉤、延期支付與風險狀況掛鉤3項考核原則,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、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、與同行業工資水平對標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,不斷加強市場化績效薪酬考核機制建設。
干部員工精神狀態和整體作風有了新面貌。該集團黨委將部分考核權力下放到中層,提高績效薪酬比例,加大考核力度,加強作風建設,加碼督查督辦,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,干部工作作風煥然一新,集團發展態勢煥然一新。
恪守監管紅線 塑造地方金控合規發展“試金石”
武漢金控集團作為一家持續規范經營的金控集團,主動對接監管、接受監督、擁抱監管,從實踐出發,向監管部門提出了一系列加強金控集團監管的意見建議,以實際行動參與到規范金控業態發展的事業中來。
嚴格貫徹落實各項監管要求。該集團新設了風險合規部,專門負責風險防控工作,制定了各項風險管控措施,主動前移風險控制關口,增強全資產管理能力,強化重點領域和創新業務的風險管控,政策制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。
風險管控制度更加健全,該集團充分融合監管要求與管理操作實踐,按匹配性、全覆蓋、獨立性、有效性等原則,列出112項的制度清單,目前新修訂、制定105項,包含公司治理、業務發展、人力資源、財務管理、內部控制、風險管控、黨群紀檢、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,規范業務操作流程,形成嚴密的內控體系,切實用制度管權、管人、管事。
壓實四道防線的風險防控職責,該集團以“共查、共防、共控”為原則,壓實“四道防線”的防控職能。董事會承擔風險管理的最終責任,監督高管層執行董事會各項風險政策;風險合規部作為執行部門,監督落實董事會各項風險管控要求;其他各部門負責各自條線的風險防控職責;各二級公司承擔履行一線風險管理直接責任,通過“四道防線”實現“制度、檢查、考核、處罰”四個同步,由被動防范風險逐步轉向到主動防控風險。
積極培育風控文化,按照金控集團風險管理的五個原則,即“全面性原則、適應性原則、科學管理原則、平衡性原則和剛性+彈性原則”,積極構建“三全”(全面覆蓋、全程管理、全員參與)、“三維”(公司維度、增信維度、項目維度)、“三查”(安全性審查、合規性審查、盈利性審查)的風險管理理念,做到風險管理前移和穿透,實現穩中求進、穩中求新、穩中求好。
在強有力的風險管控措施下,集團資產質量持續提升。湖北金租公司保持了不良資產、案件事故和違規“三為零”,開創了金租行業的“湖北模式”;國通信托實現風險項目規模占比和風險項目絕對金額“雙降”;武漢信用金融服務代償率為1.48%,優于同業水平;融威押運公司保持了金融押運業務的安全,未出現一起風險事件;該集團各金融、類金融板塊監管指標也均嚴控在監管標準范圍內。上半年,人民銀行在深入調研了解了集團各項工作之后,認為武漢金控集團五年來特別是2017年以來發展成績振奮人心,實現“又好又快”的發展,經營效益好、公司治理好、戰略定位好、團隊素質好,是國有金融企業改革發展的典范。
服務實體經濟 為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貢獻金融力量
武漢金控集團作為國有金融企業,以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全面發展、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。2018年,該集團提出,要為實體經濟提供不低于1000億元融資及擔保資金支持。今年以來,集團按照“回歸本源、立足本業、改革創新、防控風險、支持實體”的總體要求,加大了綜合金融服務,注意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,前三季度僅湖北金融租賃公司、國通信托、武漢信用3家機構就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及擔保資金支持分別達205.1億元、702.6億元、335.9億元,合計金額1243.6億元,投向湖北區域資金約470億元,占比37.8%。
事實上,武漢金控集團已連續多年獲得市政府頒發的“金融支持武漢經濟社會發展年度特別獎”。
“金融租賃+經營租賃”助推我市新能源汽車普及推廣。武漢金控集團通過“雙租賃”模式采購的新能源公交占市公交集團新能源車總量的近90%,今年提供市公交集團的600輛新能源公交車招標、采購及交接工作已經完成,交付的新能源公交車總量達到2246輛,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47個,各類充電樁1200余個,有力支持武漢市“低碳公交、綠色出行”。此外集團還投資建設了多個新能源乘用車的充電場站,開發了App充電系統,為武漢市民提供方便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。
支持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建設。4月26日上午,中央領導視察了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,該項目總投資240億美元,為集團旗下湖北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重點投資項目,基金成立后,完成首期近100億元的資金募集,并投入存儲器項目和國家集成電路基金,有力加快了項目研發與建設。今年再次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,完成存儲器項目32億元融資,提供16億元擔保,保障了項目運營資金需求。
深入開展扶貧幫困活動。該集團扎實做好與市紀委聯合對口的黃陂區鳳凰寨村精準扶貧工作,近三年,該集團直接投入扶貧資金近600萬元,整合、帶動各類幫扶資金約3300萬元投入到了鳳凰寨村轟轟烈烈的精準扶貧,幫助村民建設光伏發電站,投資擴建農莊、稻田養蝦、太空蓮種植等項目,推動了基礎設施建設,改善了村灣生態,實現了貧困戶全部脫貧、貧困村摘帽出列。
積極投身公益事業。幾年來,該集團累計向紅十字會、希望工程等捐贈650余萬元,多次被武漢市委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授予博愛單位。
面向未來,武漢金控集團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,繼續以“紅色金控”建設統領改革發展各項工作,對標一流、砥礪前行,凝心聚力、拼搏趕超,讓“紅色因子”成為引領該集團蓬勃發展的強勁引擎,持續推進集團創新發展、穩健前行,為武漢高質量發展裝上金融助推器,提供建設武漢國家中心城市亟需的綜合金融力量。(文/鄭獻偉 易衛民)